來源:微信公眾號“共青團中央”(ID:gqtzy2014)綜合整理自微信公眾號“光明日報”(ID:gmrb1949)、“南方雜志”(ID:nanfangzazhi)、“澎湃新聞”(ID:thepapernews)、“人民日報評論”(ID:rmrbpl)、“中國青年網”(ID:youthzqw)、微博@環球時報、@北京青年報、@新京報、@人民政協網、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央視新聞、大阱網、遼寧新聞等
近日,學校收集家長信息這一話題引發熱議,學校收集了什么信息?目的是什么?
學?偸恰岸⒅奔议L職務信息
老師將學生劃為11類
2021年,山西忻州原平市某小學情況統計表 將學生劃為11類,其中包括“領導子女”、“權勢壟斷部門子女”、“家長有犯罪前科的學生”等。
11月2日,原平市教育局回應,已進行處理。
針對山西忻州原平市第一小學有教師統計學生家庭背景并劃分成“領導子女”“企業老板子女”等11類的情況,該市教科局 責成涉事學校糾正錯誤做法,做好與家長的溝通解釋工作,同時啟動了對相關人員的追責問責。
西安一幼兒園
要求家長填寫單位職務
有媒體報道,2021年9月,陜西西安某幼兒園學生入學時,班主任要求家長填寫單位、職務等信息。班主任強調, 上述信息不能空著,不然學籍系統錄不進去。
這條新聞引發網友廣泛關注,理由很簡單。很多人都產生了和家長一樣的擔憂:填完了單位、職務,孩子會不會被區別對待?
有媒體多次致電該幼兒園,對方一直未接聽電話。當地教育局表示, 此事系老師個人行為,正常情況只登記戶口所在地和住址信息。
幼兒園招生
要求提供家長工資流水
2020年7月30日,石家莊井陘縣第一幼兒園在招生公告中, 要求家長提供工資明細流水, 引發網友熱議。有家長表示,工資系個人隱私,園方這樣的要求令人反感。
對此,園方工作人員解釋稱, 該園主要招收縣直機關、企事業機關單位職工子女,此舉是為了避免家長使用虛假工作證明,占據入園名額。
7月30日下午,井陘縣教育局工作人員回應稱, 暫時不會對該入園規定進行調整。
8月1日,官方微信公眾號“井陘政務”發布最新回應稱,井陘縣委、縣政府對此高度重視,立即成立工作組進行調查處理。同時, 責成縣教育局以此為警示,對全縣廣大教職工進行師德師風教育, 提升人民群眾對教育工作的滿意度。
與此同時,井陘縣第一幼兒園于7月31日貼出關于入園資格審核事項的更正聲明。
聲明中明確: 入園資格審核不再提供“銀行出具的工資流水明細”證明材料, 同時,幼兒入院報名時間推后,具體事宜,另行通知。
家長副科級以上(含副科級)的
要進行登記上報
2019年4月30日,有網友發文,山西朔州一中學發布通知,要求初三年級班主任“摸清”學生家長任職情況, 副科級以上(含副科級)的要進行登記上報。
網曝朔州市朔城區第七中學要求班主任統計初三學生家長任職情況。微博網友 圖
微博內容很快引發網友熱議,不少網友質疑統計家長職務信息是否有正當用途,還有人擔心學校此舉會讓“教育變味”。
當日下午,該校黨支部書記劉某回應稱,4月30日上午學校接區教育局通知,要求區內各學校登記初三、高三學生家長任職情況, 預防領導干部在孩子中高考期間有作弊行為。
當天21時許,朔城區教育局也做出了回應:認為 “此行為不妥,易讓學生家長及群眾引起誤會,將叫停這一統計工作, 以其他合理的方式規避干部為子女考試作弊的風險!
孩子上學,該不該填家長職務
之前,有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反映,很多學校在學生入學時要求填寫學生父母、祖父母工作單位和職務等信息,希望能對此行為予以禁止,只登記父母基本信息。該網友希望,“在做好雙減工作的前提下,促進教育公平!本驮摼W友反映的問題,北京市教委回復表示,該信息嚴格保密,不對普通教師公布,正在研究取消父母職務信息的收集。
過度收集家長職務、單位乃至住房、車輛等與教學無關的信息,難免讓人浮想聯翩,這到底是在方便“教書育人”還是借機“辨人識人”? 有人擔心,家長職務的高低、收入的多寡,會不會導致對孩子的差別對待,進而誘發暗箱操作的尋租行為;有人顧慮,成長情況的差別、環境的差異,有沒有造成對孩子的刻板印象,結果傳遞嫌貧愛富的錯誤導向。畢竟,在教育層面上,這與有教無類的理念背道而馳。在法律層面上,更有侵犯個人隱私之嫌。
由此而言, 學校收集家長職務信息是一個教育問題,也是一個法律問題,更是一個社會問題。 一張學生的信息采集表,不應該也沒必要成為父母的信息普查表。要知道,家長職務與孩子教育之間,并無直接聯系。職務的高低與表現的優劣并不相干,更不能成為影響教學工作的場外因素。
教育部
嚴禁采集學生家長職務收入信息
“嚴禁采集學生家長職務和收入信息” ——今天,教育部的這一最新規定登上熱搜,贏得大量點贊。有網友表示,對于這些信息,自己簡直是“從小學一路填到大學”。還有人吐槽,現在一些學校信息收集之詳細,簡直讓人害怕。
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做好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規定嚴禁采集學生家長職務和收入信息,不得利用各類APP、小程序隨意反復采集學生相關信息。
《通知》要求:
各地要科學合理劃定片區,建立義務教育階段常住人口學齡兒童摸底調查制度,按照 “學校劃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學” 的目標要求,為每所義務教育學?茖W劃定招生片區范圍。
教育資源相對均衡的地方,鼓勵逐步實行 單校劃片, 合理穩定就學預期。
教育資源不夠均衡的地方,積極穩妥推進 多校劃片, 并將熱點學校分散劃入相應片區,推進片區間優質教育資源大體均衡。
各地要健全義務教育入學報名登記制度,按照材料 非必要不提供、信息非必要不采集原則, 進一步規范報名信息采集。
全面 清理取消學前教育經歷、計劃生育證明、超過正常入學年齡證明等無謂證明材料。
嚴禁采集學生家長職務和收入信息,不得利用各類APP、小程序隨意反復采集學生相關信息。
各地要全面落實公辦民辦學校同步招生政策,民辦義務教育學校要 優先滿足學校所在縣(區)學生入學需求,不得跨設區的市招生。
進一步壓減優質公辦普通高中和民辦普通高中跨區域招生計劃。
各地要健全 控輟保學 長效機制,確保適齡兒童少年應入盡入。
深入推進“兩為主、兩納入、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入學政策,全面 清理取消不合規的隨遷子女入學證明材料及其時限要求,不得要求提供戶籍地無人監護證明。
認真落實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在流入地參加中考政策,對回戶籍地參加中考的隨遷子女,妥善做好考試招生報名服務工作。
各地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大力推進 “陽光招生”, 加強對主要政策和群眾關注熱點問題的解讀工作,切實發揮社會監督作用。
嚴格落實中小學招生入學“十項嚴禁”規定,暢通舉報申訴受理渠道,嚴肅查處違法違規招生行為。
各地要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普通高中多樣化有特色發展,為更好保障適齡兒童少年享有公平優質的基礎教育創造條件。
教育乃國之大計、民之大事。教育公平,則堪稱社會公平的基石——它既是衡量社會公平的關鍵指標,也是實現社會公平的重要途徑。今天的中國,作為一個把“公平”寫進核心價值觀的社會主義國家,不斷推進教育公平發展,更是踐行我們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與使命,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必然要求。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描繪的, “讓每一個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讓每一個孩子都對自己有信心、對未來有希望”, 這樣的中國才是我們期望的中國。
編 輯 | 李 宣 (上海外國語大學賢達經濟人文學院)
校 對 | 魏金宇
校 審 | 雷智穎 劉婉竹
值班編委 | 曾 銳 張 宇
04-11 09:03
04-11 08:58
04-06 10:06
04-06 08:49
04-03 10:25
03-29 10:48